遵义市新蒲新区党工委统战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 广泛动员、组织统一战线资源力量,大力实施产业富村、科技强村、普法治村、文化兴村、乡贤归村、爱心帮村、网络助村七大工程,形成“同心工程助发展,汇聚力量促振兴”的统战格局,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加快“四区一带”建设,奋力打造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贡献统战力量。
大力实施产业富村工程。充分发挥商会服务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示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一是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印发新蒲新区关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方案》,明确6家企业2家协会帮扶永乐镇山堡村、虾子镇乐安村等四个村。促成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与永乐镇签订辣椒订单收购合同10000亩,向结对村捐赠现金5万元。贵州众员员食品有限公司与辖区内五个镇共签订辣椒订单收购合同约3000亩,遵义红满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新舟镇发展辣椒种植基地500余亩,惠及群众300余人。二是积极申报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和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2022年成功争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300万元用于4个镇(办)6个项目。同时着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工作提升,2022年扩建藤编厂400平方米,解决就近就业30余人,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贡献统战力量。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工程。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科教专家等各类统战人士智力密集的特点,用好用活沙滩文化研究会作用,深入研究黔北文化,扩大“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滩”的影响力。一是印发《遵义市新蒲新区党工委统战部关于做好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通知》,打造一批具有先进代表性的品牌示范点,3个省级示范单位、10个市级示范单位、12个区级示范单位的建设更加完善。2022年推荐申报10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9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二是传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提档升级项目1个,民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项目1个,完成贵州省民间文艺作家协会研究会创作基地建设。三是组织新区归国留学人员参加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厚植家国情怀 助力乡村振兴”研学主题活动,并结合新区乡村振兴推进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四是积极争取将禹门寺的规范化建设纳入沙滩村乡村振兴规划中,深入挖掘禹门寺文化内涵,弘扬传播沙滩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兴村工作。
大力实施爱心帮村工程。充分发挥各类统战人士及统战组织爱党、爱国、爱民的朴素情怀,组织新蒲新区宗教界人士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公益慰问活动,共计筹集2万余元慰问物资,全部用于帮助永乐镇新民村困难群众。
大力实施网络助村工程。充分发挥统战桥梁作用。联合贵州裕沛元科技有限公司(淘优卖)开设“消费助力乡村振兴专区”,在销售平台与新蒲新区6家公司与1家合作社合作,借助“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新路径支持乡村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农产品销售途径扩增,让乡村经济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截至目前,销售新蒲新区农特产品86万元。开展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直播5场,观看人数达221.7万,销售农产品达6.68万单,销售额达323.8万元。(供稿:新蒲新区党工委统战部)